懂印刷產品更懂需求!專業印刷產品資訊平臺,分享特種印刷產品(燙金、UV 工藝)應用案例、常規印刷品批量采購技巧,解讀原材料波動對產品價格的影響、不同場景下產品選型策略,為用戶提供有價值的選購指南!
吉印通 2025-11-03 19:37 3 0
兩者的本質區別在于 “如何產生顏色”,這直接決定了它們適配的場景,無法混用。
RGB:靠 “發光” 呈現顏色
RGB 是屏幕顯示(電腦、手機、電視)的顏色模式,通過紅(Red)、綠(Green)、藍(Blue)三種色光的疊加來產生各種顏色,屬于 “加色模式”。屏幕越亮,顏色越鮮艷,理論上能呈現的顏色范圍(色域)更廣,尤其擅長表現高飽和度的色彩。
CMYK:靠 “反光” 呈現顏色
印刷是通過油墨在紙張上的疊加來呈現顏色,屬于 “減色模式”。CMYK 分別對應青(Cyan)、品紅(Magenta)、黃(Yellow)、黑(Key)四種油墨,通過不同比例的油墨混合,吸收光線中的部分色光,反射剩余色光,從而讓肉眼看到顏色。紙張本身不發光,顏色的亮度和飽和度完全依賴油墨的覆蓋和紙張的白度,色域范圍遠小于 RGB。
如果將 RGB 格式的設計稿直接交給印刷廠,會出現無法挽回的顏色問題:
顏色 “丟失” 或 “變臟”
RGB 中的很多高飽和度顏色(如亮紅色、寶藍色),超出了 CMYK 油墨的色域范圍,屬于 “不可印刷色”。印刷廠的設備會自動將這些顏色 “壓縮” 到 CMYK 色域內,最終呈現的顏色會變得灰暗、渾濁,比如 RGB 的亮黃色可能變成暗沉的土黃色。
顏色偏差不可控
不同印刷廠的設備、油墨品牌、紙張類型不同,對 RGB 顏色的轉換規則也有差異。即使同一份 RGB 文件,在不同廠家印刷,成品顏色也可能完全不一樣,無法保證顏色一致性。
黑色發灰,缺乏質感
RGB 模式下的黑色(由 R=0、G=0、B=0 生成),直接轉換為 CMYK 時,會變成青、品紅、黃三色油墨的混合色,印刷后容易呈現 “灰黑色”,沒有純黑的厚重感。而 CMYK 模式下可單獨用黑色油墨(K 值),或搭配少量其他顏色,印刷出純正、有層次的黑色。
設計初期就設置 CMYK 模式
在 PS、AI 等設計軟件新建文件時,直接將顏色模式設為 “CMYK”(具體參數可參考印刷廠提供的色值標準,如 ISO Coated v2),從源頭避免顏色問題。
避免中途轉換格式
不要先按 RGB 設計,最后再轉為 CMYK。中途轉換會導致顏色二次壓縮,部分細節丟失,且無法還原。若必須轉換,需手動調整色值,修正偏差。
輸出時附帶色卡或小樣
重要畫冊印刷前,可讓印刷廠先打印 “色卡” 或 “小樣”,對比設計稿確認顏色無誤后再批量印刷,避免大規模返工。
畫冊封面覆膜工藝的選擇會影響印刷色彩的最終呈現,但影響程度因覆膜類型(亮膜/啞膜)、工藝本身(冷覆/熱覆/水性覆)而異,主要體現在色彩的飽和度、光澤感和視覺質感上,不會改變顏色的本質色相。一、核心影響:覆膜類型(亮膜/啞膜)...
2025-11-03 6 0
畫冊印刷封面常用的覆膜工藝主要分為冷覆膜、熱覆膜、水性覆膜三類,核心區別在“覆膜溫度”和“膠水類型”,適配的封面材質、成本、質感各不相同,需結合紙張特性和預算選擇。一、冷覆膜:適配熱敏紙張,工藝靈活冷覆膜是通過“常溫加壓”將帶有粘...
2025-11-03 2 0
畫冊印刷封面建議覆膜,但并非絕對必需,是否覆膜主要取決于封面材質、使用場景和預算。覆膜能顯著提升封面的耐用性和質感,是大多數畫冊(尤其是需要長期保存或高頻使用的)的常規選擇。一、覆膜的核心作用:保護與質感雙提升覆膜是在封面表面覆蓋一層透明薄...
2025-11-03 1 0
硫酸紙的常用克重范圍是40g-120g,核心以60g、80g、100g為主,不同克重對應厚度和透明度的差異,需根據“覆蓋、隔頁、裝飾”等具體用途選擇,克重越低透明度越高、越輕薄。一、主流克重及適用場景硫酸紙的克重選擇核心看“透明...
2025-11-03 1 0
除了銅版紙和啞粉紙,特種紙還有很多細分種類,核心可按表面質感、功能特性、工藝效果分為三大類,每類都有獨特的視覺和使用價值,能滿足畫冊差異化、高端化的設計需求。一、按表面質感分類:靠觸感傳遞風格這類特種紙的核心優勢在“手感”,通過天然或人工...
2025-11-03 2 0
銅版紙和啞粉紙的常用克重范圍一致,均以80g-300g為主,不同克重對應不同的厚度和挺括度,需根據畫冊的“內頁/封面”用途來選擇,核心區別僅在表面質感,克重體系完全通用。一、常用克重分類:按“內頁/封面”場景劃分無論是銅...
2025-11-03 2 0
本文暫時沒有評論,來添加一個吧(●'?'●)